色差儀和分光測色儀是顏色測量中比較常見的儀器,這兩類儀器都可以在特定的顏色空間下,給出樣品的顏色信息,對樣品的顏色進行數字化的分析。那么,色差儀和分光測色儀有什么不同?怎么選擇?本文對此做了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色差儀和分光測色儀原理對比:
1.色差儀原理
色差儀通常基于顏色的三刺激值原理工作。它內置了模擬人眼對紅(R)、綠(G)、藍(B)三種顏色敏感的探測器,通過濾光片來分離不同波長的光。當光線照射到樣品表面并反射回來時,探測器會分別測量紅、綠、藍三個通道的光強度,這些光強度信號經過處理后,根據特定的算法轉換為與顏色相關的參數,如在CIELAB色空間中的L*(明度)、a*(紅綠色度)、b*(黃藍色度)值。然后,通過比較樣品與標準色之間這些參數的差異,計算出顏色差值(ΔE),以此來評估顏色的差異程度。簡單來說,色差儀是通過模擬人眼對顏色的感知方式,快速獲取顏色的基本信息并比較色差。
2.分光測色儀原理
分光測色儀采用分光技術,其核心是將光源發出的復合光分解成不同波長的單色光。它通常使用光柵或棱鏡等分光元件來實現這一功能。當光線照射到樣品表面后,反射光被分光元件分解成各個波長的光譜,然后通過探測器逐一測量每個波長下的光強度,得到樣品的光譜反射率曲線。基于這些光譜數據,根據國際照明委員會(CIE)制定的標準色度系統和相關算法,計算出樣品在不同顏色空間(如CIELAB、CIEXYZ等)中的顏色參數。分光測色儀能夠精確地分析樣品對不同波長光的反射特性,從而全面、準確地描述顏色。

色差儀和分光測色儀精度對比:
1.色差儀精度
由于色差儀是通過有限的濾光片和探測器來模擬人眼的顏色感知,它的測量精度相對較低。它主要適用于對顏色精度要求不是極高的應用場景,例如在生產線上進行快速的顏色篩選和大致的色差評估。一般來說,色差儀的測量重復性誤差在一定范圍內,對于一些顏色差異較大的樣品能夠快速給出相對準確的色差判斷,但對于顏色差異較小(細微色差)的情況,可能無法提供非常精確的測量結果。不同型號的色差儀精度也有所不同,高端的色差儀在精度上會有一定提升,但總體而言仍不如分光測色儀。
2.分光測色儀精度
分光測色儀能夠測量樣品在較寬波長范圍內(通常為380nm-780nm)的光譜反射率,通過精確的分光和測量技術,獲取豐富的顏色信息。它可以準確地計算出顏色參數,對于細微的顏色差異也能夠進行精確的檢測和量化。分光測色儀的測量重復性和準確性都較高,適用于對顏色精度要求嚴格的領域,如科研、高端制造業、色彩管理等。例如,在汽車涂裝、高端印刷等行業,分光測色儀被廣泛應用于確保產品顏色的一致性和準確性。
色差儀和分光測色儀選擇方法:
選擇色差儀還是分光測色儀,需考慮以下因素:
精度:色差儀精度低,適合一般工業產品快速判斷色差;分光測色儀精度高,能測細微色差,用于對顏色精度要求高的領域。
功能:色差儀主要測色差,功能簡單;分光測色儀能測光譜反射曲線,有多種色彩方程式、光源及指標,適合復雜色彩分析。
測量對象:色差儀對不平整、有紋理或光澤差異大的樣品測量結果受影響;分光測色儀“d/8度積分球式”可測各種表面,“0/45度”只能測平滑表面。
數據管理:色差儀難與他人交換數據,不利于建色彩標準庫;分光測色儀能準確提供顏色數據,便于存儲、傳輸和共享。
預算:色差儀結構簡單,價格幾千到幾萬;分光測色儀技術復雜,價格幾萬到幾十萬。
便攜性與操作:色差儀體積小、易攜帶、操作簡單;分光測色儀部分臺式體積大,操作維護需專業知識,也有便攜式且操作界面更人性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