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差儀是一種測量產品顏色差異是否合格的精密儀器,先由客戶確定一個雙方認可合格的產生色差值DE,然后使用色差儀進行測量,通過對比色差值范圍即可評定產品顏色質量。

色差儀測量色差值的應用:
色差值的表述:
儀器測定一般用DE值來表示總色差,DE值在1以下作為允許色差。人工測色一般用灰卡測定色差,灰卡級別與DE值有對應關系,可以將儀器測定的色差值轉換成灰卡級別。
生產中色差的確認:
確認樣與標準樣的色差要求小于0.6,客戶可給予確認。生產批次樣和標準樣的色差一般可以達到1.2。實際生產中,可根據色差測定數據,分析色樣的顏色偏差,作為修正配方的依據。
染色牢度的測定:
可根據儀器測定的總色差來判定染色牢度級別。
色差儀對同色異譜程度的評價:
如果兩種顏色被眼睛判斷為相等,但光譜組成不同,稱為同色異譜,或稱為條件等色;即在特定光源條件下觀察為等色,光源條件發生變化則可能不等色,稱為光源色變。如果兩種顏色被人眼判斷為相等,而且光譜組成相同,稱為同色同譜,或稱為無條件等色;即無論光源條件如何變化,都是等色。
在染整生產中,采用相同工藝加工的產品,如果觀察顏色相同,一般為同色同譜。同色異譜主要出現在染色樣與客戶的標準樣之間,因為所用染化料可能與標準樣不同,造成色譜組成不完全相同。在生產條件下判斷為等色,如果改變了觀察光源,就不等色,俗稱“跳燈現象”。人工測色配色比計算機配色更容易出現“跳燈現象”。
同色異譜程度可以用同色異譜指數衡量:選擇兩個光源(一般為參照光源D65和待測光源A光源),測定色樣和標樣在兩個光源下的色差DE值,如果在參照光源下無色差,則待測光源下的DEA即為同色異譜指數。用戶通過色差儀的測量就可以快速的評價染色樣的同色異譜程度,輕松進行顏色管控。
以上就是小編搜集整理的“色差儀測量色差值的應用”全文內容,想了解更多色差儀行業資訊的用戶,可以關注我們的后續更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