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是汽車內飾件重要的外觀特性,為了檢測汽車內飾件色差程度,就可以使用專門的色差儀進行測量。本文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汽車內飾件色差檢測方法,感興趣的用戶不妨來看看吧!

汽車內飾件顏色的重要性:
考慮到駕駛過程中的安全問題,汽車內飾的生產不僅要美觀更要顧及安全性。所用材料的紋理、光澤、粗糙度和老化程度都是生產商需要考慮的因素。因此,很多客戶會選擇色差儀來進行檢測。不過,汽車內飾有別于涂料、印刷物等在光滑平面上測量,由于測量環境與主體的特殊性,用戶在測色過程中就會遇到種種問題。
1、表面粗糙或曲面部件
儀表盤、電子顯示周邊部件的材質和構造給測量帶來難度。
解決方法:建議盡可能多地測量樣品不同區域,并得到平均值。例如,織物可要求為 10 次,塑料件可要求為 5 次。
2、測量數據不穩定
溫度:溫度是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之一,它的變化會導致汽車內飾表面顏色不穩定。因此,控制測量環境的溫度十分重要,一般建議保持在23±2℃左右。
高光面:光澤度高的表面其鏡面反射光線多,使用SCE模式(排除鏡面反射光的測量顏色模式)測量會使儀器接收到的散射光減少,得到的數據值不夠客觀,因此測量光澤度高的表面建議在SCI模式下進行。
儀器老化:儀器經過長期使用,內部的傳感器及光源穩定性會有所下降,定期對儀器做校準可以確保測量的穩定性。
3、測量數據偏移
白板污損:白板上的污漬會導致校正標準偏移,影響后續測量結果,因此對儀器進行校準之前務必仔細檢查白板是否干凈,并定期清潔更換。
儀器老化:每年對儀器進行保養,及時更換老化部件。
樣品老化:及時更換樣品。
測量環境變化:控制測量環境的溫度及濕度,保持統一及穩定。
4、與目視評估不符
光源:光源的不同會使目視評估和儀器測量的結果產生加大差異,若要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請保證測量在統一光源條件下進行(如D65光源、F光源等)。此外,充足的亮度也很重要,一般建議亮度在2000-4000lx范圍內。
背景:被測物周邊環境的顏色也會影響人眼目視的評價,一般建議將被測物置于L*值在50-80的中灰色、低光澤背景條件下進行評估。
照明均勻性:目視評估要求光源的光照強度能均勻地擴散整個范圍,并且具備一定的方向性。
為了管控汽車內飾件顏色品質,制造廠商就可以采用高品質色差儀進行檢測。利用色差儀對汽車各個生產制造的環節進行色差檢測檢控,查找造成色差的原因,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將造成色差的因素“扼殺”在孕育的狀態中,爭取做到一次檢測,一次制造成功的策略,提高生產效率以及產品質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