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在生活中產生著重要的作用,為了準確的評定色彩,就可以對其進行標準化測試。本文就給大家帶來顏色測量標準化的三個要素,感興趣的用戶不妨來看看吧!

在現代印刷中,為了追求色彩的準確性和可描述性,色度測量被廣泛的應用與制版、打樣、印刷和印品質量檢查中,同時在其他領域如化工、醫學等,色度測量也得到較廣泛的應用。作為色度測量的三個要素:照明、觀察的幾何條件、標準白對色度測量有著重要的影響。
1、照明
為了較為準確和規范的描述色調,CIE制定了4種標準光源,以能夠獲得統一的物體外觀色調值。隨著照明技術的不斷發展,不同場景照明人工燈光的種類越來越多,因此,在對產品進行色度測量時就需要選擇對應的光源條件下。目前,國內常用的標準光源是D65光源。
2、觀察的幾何條件
觀察的幾何條件即指被側物體表面的表面狀態、光源的入射角、人眼的觀察角度等因素。觀察印刷品的表面狀況很重要,對于大多數情況觀察時應當襯一白色表面,這樣較為接近理想狀態,尤其是對半透明薄紙進行觀測時,在下面襯一白色表面尤為重要,但在一些場合進行質量控制時,襯一黑色表面可以減少側光的影響效果。
如果觀察一個非常光滑的反射表面,物體的色彩取決于光相對于表面的入射角度和眼睛相對于入射光的觀察角度。如果照明的色彩是白色,鏡面反射時通常會將白光加到表面色彩中去,除非反射表面的本身就是白色,否則其效果必定會降低色彩的飽和度。
如果觀察的是一個粗糙的表面,則無論入射光的角度是怎樣的,由于表面的反射方向的不一致,總是會出現飽和度降低。因此,通常粗糙的表面的飽和度沒有光澤表面那樣高。而對于大多數介于完全粗糙和完全光澤表面之間的表面,表現的表面光澤度會比光澤的表面低而比粗糙表面的情況高,表面上性質的不同對物體的色彩感覺有很大的影響。
3、標準白
標準白可以用硫酸鋇粉壓制而成,倘若硫酸鋇很純,光吸收率可以做的很低,只有2%左右,這已相近似于理想的漫反射的標準白色了,并且在可見光譜范圍內波長的光,吸收性均很差。用來制造這種白色標準的硫酸鋇有嚴格的要求。測量時采用校正的方法來補償理想無光澤白色面和實際白色標準之間的差別。應用時,將理想漫反射的Y刺激值規定為100,作為計算三刺激值的基準參數,因為無論在何種照明情況下,所有的彩色物體中,理想的漫反射的反光密度是更好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