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制品由于原材料品質或著色工藝等方面的差異,就很容易導致其在外觀顏色上出現差異。為了保證塑膠制品顏色的一致性,管控塑膠制品的顏色品質,就可以使用色差儀對塑膠制品的顏色進行檢測。本文介紹了色差儀檢測塑膠制品顏色一致性的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塑膠制品出現顏色差異的原因:
1.原材料顏色差異
色粉或色母原材料由于配方不同,不同的廠家或者同一廠家不同批次原料,都會存在顏色上的差異。
2.色粉分散性不好
色粉與主料攪拌不勻,色粉在螺桿中分散時可能發生團聚,或者配混體系(如沒添加擴散劑)本身不利于色粉的分散,從而產生色差。
3.色母稱量不準確
有些產品,既定的配比,色母差一兩顆,都可能導致制品較大的色差。
4.溫度變動過大
無機色粉重金屬容易超標,有機色粉不含重金屬,但溫差較大(超過10℃),容易導致色粉發生降解變色。
5.物料降解原因
物料降解變色,從而引起色差,物料在螺桿中滯留時間長,停機后,下次注塑沒有洗機就進行制品生產。
色差儀檢測塑膠制品顏色的一致性:
為了管控塑膠制品外觀顏色品質,就需要在產品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色差檢測。傳統的塑膠產品顏色差異的檢測方式主要是依靠人眼目視觀察,由于人眼主觀判斷很容易產生偏差,并且目視測色觀察條件的變化也會影響到塑膠產品顏色檢測的結果。為了分辨塑膠產品生產過程中細微的顏色差異,就可以使用儀器進行檢測,常用的儀器就是色差儀。
色差儀作為檢測物體顏色差異程度的工具,它通過模擬人眼看色的過程,根據色度學原理與CIE標準色度系統,將待測塑膠樣品與標準塑膠顏色卡直接的色差用數值的方式表示出來,其中“L”代表物體的明亮度、“a”代表物體的紅綠色、“b”代表物體的黃藍色,用戶通過△L、△a、△b、△E就可以準確的評定家具的偏色情況以及總色差范圍。具體的檢測步驟如下:
1.儀器開機
根據儀器使用說明書,進行開機操作。可以將儀器的標準值設定為純水的三刺激值,同時設置內部目標樣品的L*、a*、b*值,并設定測量模式和比較色差模式。
2.儀器校準
確保白板蓋與儀器連接緊密,選擇“白板校正”并按“確認”鍵,顯示界面將會提醒您放好白板盒,再次按下“確認”鍵或測量鍵進行白板校正。
確保白板蓋已經取下,選擇“黑板校正”并按“確認”鍵,顯示界面將會提醒您將測量口對空,此時將色差儀對空,再次按下“確認”鍵或測量鍵進行黑板校正。
注意:儀器對空進行“黑板校正”時,周圍須為較暗的、無明亮光源照明的環境,儀器對空方向3米內不存在遮擋物。
3.樣品測量
儀器校準后,就可以將樣品放置在色差儀探頭下,執行測量操作。可以多次重復測定,測試結果將是幾次結果的算術平均值,顯示屏上就會顯示該樣品的測定值。
4.對測量數據進行分析,并根據事先設定的容差范圍,判定塑膠制品的顏色品質。
減少塑膠產品出現顏色差異的方法:
為了觀察塑膠色差問題,我們就需要對塑膠色差可能出現的原因進行分析,然后對各個環節的色差進行檢定,從而改進生產工藝,盡可能控制產品色差在合理的范圍內。
1.對塑膠原材料色差進行評定。如果每批原料顏色本身就有差異,那么產品的外觀顏色質量肯定難以保證,我們可以通過專業的色差儀對原料的色差值進行測定,并且設定測試的dE值標準。
2.著色工藝環節的色差管控。在標準光源環境下進行調色、配色,保證調色時不出現較大的顏色偏差
3.對成品塑膠進行色差評定,可以通過標準光源對色燈箱或色差儀對塑膠色差進行檢測。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