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蠟在形成或收藏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就會使其產生不同的外觀顏色。為了準確的評定蜜蠟的顏色,保證蜜蠟外觀顏色的品質,就可以使用色差儀來對蜜蠟的外觀顏色進行檢測,本文簡單的介紹了色差儀檢測蜜蠟顏色一致性的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蜜蠟顏色有哪些?
蜜蠟的顏色非常豐富,有黃、紅、藍、青、白、赤、黑等不同顏色,如果按照色系來說可以分為紅、白、黃三種色系,在此基礎上再細分的話可分為:
1.白色系:白蜜蠟、白花蜜蠟
2.黃色系:檸檬黃蜜蠟、鵝黃蜜蠟、黃蜜蠟、雞油黃蜜蠟
3.紅色系:褐紅蜜蠟和棗紅蜜蠟
其中白色系和黃色系為新蜜蠟,而紅色系屬于老蠟。
蜜蠟產生色差的原因:
1.樹種的不同
不同樹種滴落的樹脂不一樣,石化后形成蜜蠟的顏色不同。
2.地下礦物質差異
蜜蠟埋于地下,土壤中礦物質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顏色的蜜蠟。
3.地熱溫度的不同
樹脂埋于地下,在千萬年的形成過程中,地熱溫度的不同也造成了蜜蠟最終的顏色不同。
4.蜜蠟氧化的原因
蜜蠟出土后,在空氣中會氧化,當與人體的油脂接觸時會進一步促進其氧化,氧化是從表層向內部發展的,隨著氧化的加深,大部分蜜蠟的顏色也是會不斷變深的。
色差儀檢測蜜蠟顏色的一致性:
色差儀作為顏色檢測的光電設備,它通過模擬人眼看色的過程,根據色度學原理與CIE標準色度系統,可以自動比較蜜蠟樣品與蜜蠟標準樣品之間的顏色差異,輸出L、a、b三組數據和比色后的△E、△L、△a、△b四組色差數據,通過數字的方式就可以直觀的反映出蜜蠟的色差問題。色差儀測量的數值的含義如下:
“L”代表物體的明亮度(0-100表示從黑色到白色),△L=L樣品-L標準(明度差異),△L+表示偏白,△L-表示偏黑
“a”代表物體的紅綠色(正值表示紅色,負值表示綠色),△a=a樣品-a標準(紅/綠差異),△a+表示偏紅,△a-表示偏綠
“b”代表物體的黃藍色(正值表示黃色,負值表示藍色),△b=b樣品-b標準(黃/藍差異),△b+表示偏黃,△b-表示偏藍
“△E”為總色差,計算公式為:ΔE=[(△L*)2+(△ a*)2+(△b*)2]1/2
在利用色差儀檢測蜜蠟的顏色差異時,用戶只需通過色差儀測量的△L、△a、△b、△E就可以準確的評定蜜蠟的偏色情況以及總色差范圍,從而有效的管控蜜蠟的顏色品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