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差是注塑中常見的一種質量缺陷,主要由原材料、注塑工藝等引起。為了保證注塑外觀顏色的一致性,管控注塑顏色的顏色品質,就可以在注塑生產的過程中使用色差儀進行顏色檢測。本文為大家介紹了注塑色差產生原因及色差儀檢測注塑顏色的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注塑色差產生原因:
色差是注塑中常見的缺陷,色差影響因素眾多,涉及原料樹脂、色母、色母同原料的混合、注塑工藝、注塑機等。
1.原材料影響
a.物料被污染;b.水分及揮發物含量高;c.著色劑、添加劑分解;d.顏色或色母不夠或者分散不均;e.原料及色母不同批次顏色有色差。
2.模具影響
a.模具排氣不良,物料燒灼;b.模具澆口太小;c.主流道及分流道尺寸太小;d.模具結構存在死角。
3.成型工藝影響
a.螺桿轉速太高、預塑背壓太大;b.機筒、噴嘴溫度不均;c.注射壓力太高、時間過長,注射速度太快使制品變色;d.模溫過低,固化層被積壓或者推拉產生霧痕,導致色差。
4.注射機影響
a.設備上存在粉塵污染,使物料變色;b.設備加熱系統失效;c.機筒內有障礙物,促使物料降解;d.機筒或螺槽內存有異物,造成物料磨削后變色。
色差儀管控注塑顏色的一致性:
傳統的注塑顏色差異主要依靠人工主觀的判斷來測定,由于目測色主觀性強,評定結果可能不一致和不客觀。為了更好的管控注塑顏色的品質,就可以使用色差儀進行測量。
色差儀是一種專門測量顏色偏差的測試儀器,它可以自動比較樣板與被檢品之間的顏色差異,通過數值的方式來表示色覺差異。不過在使用色差儀時,還存在許多問題和爭議,因為色差儀原理涉及色度學、光學、數學、材料學還有生物學、心理學等多方面的綜合知識,想要準確的評定注塑顏色差異問題,就需要正確地使用色差儀。
1、選擇合適的色差儀
顏色的測量與普通物理量的測量時有很大區別的。比方說選購色差儀時,我們看到的反映儀器技術水平的統一指標中就沒有我們平常習慣考察的項目如:誤差、精度、分辨率、測量范圍等,而是另一些指標如:重復性ΔE(標準白板上連續10次)、儀器間一致性ΔE(12塊BCRAII板上測量的平均值)等,這是選購儀器時要了解的事項。
2、顏色空間的選擇
對選擇CIE(國際照明委員會)的彩色系統,幾個基本的視覺感覺單位是L:代表亮度,反映從灰到黑的無彩色中性顏色給人明暗的感覺。+a代表紅色方向,-a代表綠色方向,+b代表黃色方向,-b代表藍色方向。三者構成了描述顏色的正交的三維空間,這樣就給萬紫千紅的顏色給出了一個可以解析幾何描述的顏色空間。不過目前色差儀可選的顏色空間還有很多種,如果用戶選擇的顏色空間不一致,那么測量的數據結果也就沒有可比性。
3、顏色標準
人們通常習慣的品質管理都會用一些數據指標加上允許的上下限偏差,但是顏色卻不行,都要用真實的色板確定標準。這是因為顏色理論現有的不足,加上光譜測量的復雜性和數學處理的復雜性,各過個公司按照國際標準研制的色差儀,測量從紅到藍各種同樣顏色的同一塊色板的結果總有一定差異,不過參照同一塊標準板與另外的樣板之間比較色差,不同儀器測得色差值卻非常接近,這正好是人們對顏色管理的基本要求。所以有了參照標準后,不同儀器測得的色差值就有了實際應用價值。
注塑色差解決辦法:
1.材料方面
·控制原材料,加強對不同批次的原料和色母進行檢驗,消除原料、色母的影響;
·揮發性潤滑劑、脫模劑用量適量。
2.模具方面
通過相應部分模具的維修,來解決模具澆注系統、排氣槽等造成色差的問題。
3.成型工藝方面
·掌握料筒溫度、色母量對產品顏色變化的影響,通過試色過程來確定其變化規律;
·避免物料局部過熱和分解造成的色差,嚴格控制料筒各加熱段溫度,特別是噴嘴和緊靠噴嘴的加熱部分;
·注射速度太高,減小注射速度:采用多級注射:快一慢;
·降低注射壓力和螺桿預塑背壓,防止剪切過熱。
4.注塑機方面
·選擇規格合適的注塑機,解決注塑機存在物料死角等問題;
·生產中需經常檢查加熱部分,及時對加熱部分損壞或失控元件進行更換維修,減少色差產生概率;
·保證注射成型車間、注射機、模具的清潔;
·調整適當螺桿塑化轉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