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級棉在生產的過程中,由于低級棉原料品質及低級棉生產工藝等的不穩定,就會導致同一批次或不同批次的低級棉在顏色上差生差異,為了準確的評定低級棉的顏色,管控低級棉的顏色品質,就可以使用色差儀。本文介紹了色差儀在低級棉顏色品質管控中的應用。

低級棉色差產生原因分析:
(1)低級棉品級差異大,其細度、長度參差不齊,致使在各工序加工過程中混和不勻產生色差。
(2)低級棉色澤差異大,紅、黃、灰、白都有,而且有時同批棉花色澤也不能保持一致,所以在使用過程中極易產生色差。
(3)低級棉成熟度差異大,常常伴有大量半成熟纖維和未成熟纖維,盡管有時在棉花色澤上一致,但著色能力不同,導致染色色差。
(4)低級棉市場供給量不穩定,使接批頻繁,生產波動大,容易生產色差。
(5)低級棉成包不規范,松包、緊包都有,容易使混棉比例失調造成色差。
色差儀管控低級棉的顏色品質:
傳統低級棉顏色品質管控的方法主要是目測法,目測法由于受到觀察光源、周圍環境色彩以及觀察角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會導致顏色評價的結果出現偏差。為了更加客觀準確的評價低級棉的顏色差異程度,就可以使用色差儀。
色差儀是一種專門測量兩個色源顏色差異的儀器設備,模擬人眼對紅、綠、藍光感應,對被測物體顏色進行分析。所有的顏色都可以通過任何一種Lab顏色標尺被感知并測量,L軸為亮度軸,0為黑,100為白;a軸為紅綠軸,正值為紅,負值為綠,0為中性色;b軸為黃藍軸,正值為黃,負值為藍,0為中性色。這些標尺可以用來表示試樣與標樣的顏色差異,通常以Δa、Δb、ΔL為標識符,ΔE被定義為樣品的總色差,但其不能表示出試樣色差的偏移方向,ΔE數值越大,說明色差越大。色差儀可以根據CIE色度空間的Lab、Lch原理,測量顯示出試樣與標樣的色差ΔE及Δa、Δb、ΔL值。其中:
△L=L樣品-L標準(明度差異),△L+表示偏白,△L-表示偏黑
△a=a樣品-a標準(紅/綠差異),△a+表示偏紅,△a-表示偏綠
△b=b樣品-b標準(黃/藍差異),△b+表示偏黃,△b-表示偏藍
“△E”為總色差,計算公式為:ΔE=[(△L*)2+(△ a*)2+(△b*)2]1/2(有色差公式)
在利用色差儀檢測低級棉的顏色差異時,用戶只需通過色差儀測量的△L、△a、△b、△E就可以準確的評定低級棉的偏色情況以及總色差范圍,從而有效的管控低級棉的顏色品質。
低級棉色差預防方法:
(1)加強棉花檢驗,低級棉取樣一定要全面,要確實有代表性,各項指標試驗要準確,真實地反映原棉實際情況。
(2)配棉時要保持原棉色澤上有主體,使一種原棉占70%以上,并且要有一定量庫存以保持相對穩定。
(3)配棉要突出性能主峰,比如纖維長度為25mm的原棉占70%以上,是長度這一性能主峰。
(4)配棉要滿足相似原則,就是某批原棉色澤和主體色澤差距大時,它的各項物理性能指標必須和主峰性能相似;反之,如果原棉性能指標和主峰性能差距大時,原棉的色澤就必須和主體色澤相似。
(5)穩定地轉變配棉主體,科學地過渡配棉主峰。根據庫存情況,配棉主體色澤常常要由一種色澤向另一種色澤轉變,這種轉變必須穩定地、逐步地變化調整,每批調整幅度不可大于5%。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