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工藝主要用于塑料制品生產行業,在注塑的過程中由于原材料及設備工藝等的影響,就很容易導致注塑加工產品在顏色上出現瑕疵,為了保證注塑加工產品顏色的一致性,管控注塑加工產品的顏色品質,就可以使用色差儀來進行檢測。本文介紹了色差儀在注塑加工產品顏色檢測中的應用。

注塑加工產品產生色差原因:
1.原材料方面因素
包括色粉更換、塑膠材料牌號更改,定型劑更換。
2.原材料品種不同
如PP料與ABS料或PC料要求同一種色,但因材料品種不同而有輕微色差,但允許有一限度范圍。
3.設備工藝原因
注塑加工過程中的溫度、壓力以及熔膠時間也會造成色差問題,另外像不同批次拌料,不同機臺啤等工藝因素也會影響。
4.環境因素
一般料筒未清干凈,烘料斗有灰塵,模具有油污等均會造成。
5.色粉本身因素
有些色粉不受溫,且制品很易受溫度變化而改變。
色差儀在注塑加工產品顏色檢測中的應用:
在肉眼觀察顏色的過程中,由于照明光源、觀察條件以及觀察者主觀因素,就容易出現注塑加工產品顏色評定結果的偏差。隨著人們對注塑加工產品顏色要求越來越高,就需要一種可以配合人眼對色的精密測色技術,來管控注塑加工產品的外觀顏色品質。
物質的顏色是由人眼視覺得到的,是大腦對透射在視網膜上的不同性質光線進行辨認的結果。光譜是顏色的基礎,光源本身發出的顏色稱作光源色,我們通常觀察到的物體顏色稱作物體色。物體色是由物體的本質,即物體的內部結構決定的。物質能夠呈現各種顏色,是因為物質在光源提供的能量作用下,構成物質的粒子中的電子發生躍遷,選擇性地吸收或發射某些特定波長的光,從而顯示其特有的顏色。
色差儀是利用儀器內部的標準光源照明來測量透射色或反射色的光電積分測色儀器。物體的顏色一般用色調、色彩度和明度這三種尺度來表示。色調表示紅、綠、黃、藍、紫等顏色特性。色彩度是用等明度無彩點的視知覺特性來表示物體表面顏色的濃淡,并給予分度。明度表示物體表面相對明暗的特性,是在相同的照明條件下,以白板為基準,對物體表面的視知覺特性給予的分度。
用戶使用色差儀對注塑加工產品顏色進行檢測,就可以通過測量的數值結果,準確的評定試樣與標樣的顏色偏差情況,從而避免人眼視覺評價過程中的主觀因素造成的偏差,更好地管控注塑加工產品的顏色品質。具體檢測步驟如下:
1.樣品制備
在測試之前,首先就需要制備合適的樣品,如果樣品表面有明顯的劃痕、污漬等,就會影響到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在檢測過程中,由于色差儀的測量孔會多次接觸樣品,未經處理的樣品表面污漬就會污染色差儀的測量口徑。
2.開機校準
儀器開機后,按要求進行儀器的校準,儀器校準成功后會進入測量界面。高精度的色差儀產品一般都具備自動校正功能。只有通過校正的色差儀才可以用于測量,如果未經校正,那么測試結果很可能出現較大的偏差。
3.開始測量
把準備好的測試樣品標記,比如A為標準樣品,B為被測樣品,然后開始測量二者的色差。將樣品放置在儀器測量口處,記住要堵住測量口,使其不漏光即可,按下側面的測量建進行測量。
4.結果對比分析
測得兩個樣品之間的色差數值,然后對比色差標準進行分析,根據結果調整生產工藝,從而管控顏色品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