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化磚是目前國內外十分流行的新型建筑裝飾材料,它具有耐磨、抗折、抗凍、防污等特性,廣泛應用于商場、賓館及車站等人流密集的場所,是一種很有前途的高檔建筑裝飾材料。但是,這種產品容易出現色差缺陷,嚴重地制約了玻化磚的發展。為了管控玻化磚的顏色品質,就可以使用色差儀。

玻化磚色差產生原因:
1.色劑及基礎料成分對色差的影響
(1)色劑對色差的影響
眾所周知,玻化磚色點的裝飾方法是采用在基礎白料中加入了一定量的金屬氧化物或著色劑制成色漿,然后用噴霧干燥方法制成色料,再與白基料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勻壓制而成的。不同的金屬元素發色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鉆為蘭色,鉻為綠色,鐵為棕紅色。合成色劑則是二種以上的化合物形成的固溶體,所以玻化磚色劑質量的好壞,對產品的質量起很重要的作用。
2.基礎料成分對色差的影響
基礎料的化學成分對色差也有顯著的影響。同是一種著色劑,盡管劑量和工藝條件都相同,由于使用的基礎坯料的化學成分不同,也會使呈色出現不同的色調。一般來說,基礎料越白,玻化磚的底色就越白。襯托之下,磚的顏色就比較鮮艷明快;反之,磚的顏色就比較暗淡。
2.工藝控制對色差的影響
(1)燒成制度的影響
燒成制度包括壓力制度、溫度制度及氣氛制度。我們知道每一種陶瓷色劑,都是在一定的燒成制度下以二種以上的物質合成的。因此,色劑的使用就受到燒成制度的限制,一種色劑在某一種坯體中隨燒成制度的不同所呈現的色彩是不一樣的。倘若超過適當范圍,就會出現色差。
(2)料漿細度的影響
色劑與坯料混合的均勻程度及細度對色泥的呈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坯料與色劑磨得越細,色劑與坯料的均一性就越好,著色能力也越強。同時還可以加快燒結反應速度,縮短反應時間,降低燒成溫度,對低溫快燒有利。因此,適當地控制研磨細度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在生產實踐中發現,泥漿細度的變化,也會引起色差缺陷。
(3)釉層厚度的影響
目前國內玻化磚的生產廠家大多采用施一層透明釉的方法來提高瓷磚的裝飾效果。這樣一來,釉漿的濃度,釉層的厚度以及釉層厚薄的均一性對產品色差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
色差儀管控玻化磚的顏色品質:
玻化磚在生產的過程中,由于多種不穩定因素的影響,就容易在外觀顏色上產生色差。生產商想要確保每塊玻化磚的顏色都是完全一致的,就需要實行有效的顏色質量控制過程,為了保證玻化磚的顏色品質,就可以在玻化磚的顏色質量管控中使用色差儀。
色差儀可以檢測到人眼無法觀察到的細微變化,在進行色彩質量控制時比人類觀察者更客觀可取。人類觀察者在觀察玻化磚的顏色時存在主觀性,受到環境因素及不同觀察者視覺差異等的影響會導致顏色評定存在差異,即使是同一觀察者由于觀察光源等因素的影響也會導致顏色評定存在偏差,同時,人眼觀察者缺乏客觀描述顏色的語言,也會因為光照或物品存在裂紋而影響顏色檢測的結果。相比之下,色差儀可以客觀的測量顏色,消除了人眼評估顏色的主觀性,另外,色差儀還可以捕獲客觀的顏色數據,以確保成品顏色準確性和一致性。
在對玻化磚顏色管控的過程中,色差儀不僅可以對成品進行準確的顏色質量控制,而且還可以在玻化磚生產的過程中對原材料的顏色進行測試,特別是對釉料顏色的評估。釉料顏色的評估可能是玻化磚顏色質量控制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步驟,因為釉料的顏色和濁度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玻化磚最終的顏色。使用色差儀測量釉料的顏色,這樣可以防止釉料顏色存在差異,而導致整批產品存在顏色缺陷,從而減少產品的浪費。另外,還可以使用色差儀測試玻化磚飾面的顏色和燒制顏色,例如油漆或額外的有光澤的保護釉層、燒制時間或燒制溫度等,以保證同批次飾面顏色的一致性。
在玻化磚的生產過程中,色差儀的使用可以幫助生產商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收集有關原材料顏色行為的精確數據,無論材料形式如何,都可以輕松捕獲和記錄液體、粉末和固體的顏色,幫助生廠商準確的分析并記錄原材料和成品的顏色。使用色差儀測量的數據,用戶可以創建玻化磚生產的顏色標準,通過對成品玻化磚進行色差測量,不僅可以過早的對顏色差異進行干預,還可以進一步改進玻化磚的配方以及加工工藝,從而有效的管控玻化磚的顏色品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