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炻瓷顏色釉在生產的過程中,影響其產生色差的原因有很多,釉漿性能、工藝操作、燒成制度、色劑加入量等因素,都會導致日用炻瓷顏色釉在外觀上產生顏色差異。為了管控日用炻瓷顏色釉的色澤品質,就可以在其生產過程中使用色差儀進行顏色監測。

日用炻瓷顏色釉色差產生原因:
1.釉漿性能的影響
眾所周知,釉料的細度影響著釉漿的均勻性、懸浮性和穩定性。釉料通過細磨不僅可以改善上述性能,還可以降低軸料的成熟溫度,擴大其在軸漿中的溶解度和分散度,從而使釉料發色均勻、純正。如果釉料顆粒過粗,極易導致軸料分層沉淀,在操作時難以掌握其均勻性,使先后施釉的坯件所吸附的釉料其濃度、組成以及釉層厚度均發生變化,導致批量產品之間產生色差。
2.工藝操作的影響
在各種工藝參數一定的條件下,浸釉時間的長短直接關系著釉層的厚度,最終改變著釉色的深淺。所以在浸釉的過程中,動作要迅速,在釉漿中停留時間盡可能相同,使坯件釉層厚度接近一致,只有這樣,才能使產品色澤均勻。
3.燒成制度的影響
顏色釉在燒成過程中,進行著各種物理化學變化,燒成制度對制品的顯色效果影響很大。例如,鉻錫紅軸在氧化氣氛燒成時星色極美觀,而在還原氣氛下燒成時則不太好看。因此,每種顏色軸均有相適應的燒成制度,若燒成氣氛或燒成溫度改變了,勢必影響產品的色澤,從而引起色差,炻瓷產品大多以氧化焰燒成,造成燒成工序色差的原則主要出現在溫度控制方面,如果燒成溫度提高了,或高火保溫時間長,從而使色劑的揮發量增加,色劑在高溫熔體中熔解等而使制品的釉色變淺。反之,如果燒成溫度過低,釉料生燒時,也會產生色差。
4.色劑加入量的影響
色劑加入量從根本上影響著顏色釉的呈色效果,不足或過量都會影響產品的軸色。另外,基礎軸的配比對顏色釉的影響也很大,因為陶瓷顏色釉并非象水彩畫那樣僅靠簡單的物理變化,而是經高溫燒成后表現出的色澤,同一種基礎軸很難滿足不同色劑的需求,例如,在相同的燒成制度下,將鉻鍋紅、孔雀綠、鉆黑加入海碧蘭色基礎軸中,燒成后桃紅色釉產品縮釉嚴重,且發色不正;孔雀綠未燒熟;鉆黑則釉面針孔多且無光,同時伴有縮釉現象。
色差儀管控日用炻瓷顏色釉的色澤品質:
對于日用炻瓷顏色釉色澤評定方法有很多,傳統的測量方式就是通過肉眼直接目視觀察,這種方法評定的顏色結果很直觀,不過由于目視測色會受到光源、周圍環境以及觀察者辨色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就容易出現顏色評價結果偏差較大的狀況。為了提高日用炻瓷顏色釉色澤檢定的效率以及準確性,就可以應用色差儀進行測量。
色差儀是利用儀器內部的標準光源照明來測量透射色或反射色的光電積分測色儀器。物體的顏色一般用色調、色彩度和明度這三種尺度來表示。色調表示紅、綠、黃、藍、紫等顏色特性。色彩度是用等明度無彩點的視知覺特性來表示物體表面顏色的濃淡,并給予分度。明度表示物體表面相對明暗的特性,是在相同的照明條件下,以白板為基準,對物體表面的視知覺特性給予的分度。用戶通過色差儀對日用炻瓷顏色釉標樣與試樣進行測量,儀器就可以顯示出Lab差值以及ΔE,由此就可以得知生產的成品試樣對比標樣的偏色情況。ΔE指的是兩個色樣之間的總色差程度,如果總色差ΔE大于1時,我們的眼睛就可以輕松分辨出來。為了管控日用炻瓷顏色釉的色澤品質,就可以在色差儀中事先設定容差范圍,在對產品進行色差檢測時,就可以快速評定日用炻瓷顏色釉試樣與標準樣品之間的色差值是否處在容差范圍內,從而評定生產的日用炻瓷顏色釉顏色是否合格。使用色差儀檢測日用炻瓷顏色釉的顏色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選擇合適的色差儀
顏色的測量與普通物理量的測量時有很大區別的。比方說選購色差儀時,我們看到的反映儀器技術水平的統一指標中就沒有我們平常習慣考察的項目如:誤差、精度、分辨率、測量范圍等,而是另一些指標如:重復性ΔE(標準白板上連續10次)、儀器間一致性ΔE(12塊BCRAII板上測量的平均值)等,這是選購儀器時要了解的事項。
2、顏色空間的選擇
對選擇CIE(國際照明委員會)的彩色系統,幾個基本的視覺感覺單位是L:代表亮度,反映從灰到黑的無彩色中性顏色給人明暗的感覺。+a代表紅色方向,-a代表綠色方向,+b代表黃色方向,-b代表藍色方向。三者構成了描述顏色的正交的三維空間,這樣就給萬紫千紅的顏色給出了一個可以解析幾何描述的顏色空間。不過目前色差儀可選的顏色空間還有很多種,如果用戶選擇的顏色空間不一致,那么測量的數據結果也就沒有可比性。
3、顏色標準
人們通常習慣的品質管理都會用一些數據指標加上允許的上下限偏差,但是顏色卻不行,都要用真實的色板確定標準。這是因為顏色理論現有的不足,加上光譜測量的復雜性和數學處理的復雜性,各過個公司按照國際標準研制的色差儀,測量從紅到藍各種同樣顏色的同一塊色板的結果總有一定差異,不過參照同一塊標準板與另外的樣板之間比較色差,不同儀器測得色差值卻非常接近,這正好是人們對顏色管理的基本要求。所以有了參照標準后,不同儀器測得的色差值就有了實際應用價值。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