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墻磚在生產的過程中,由于色料、燒成工藝等的影響,容易在外觀上產生色差。色差制約著產品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和經濟效益的充分發揮,削弱了外墻磚產品的生命力,是生產廠家普遍感到棘手的產品質量問題。為了檢測外墻磚的色差,管控外墻磚的顏色品質,就可以使用色差儀。本文介紹了外墻磚色差產生原因及色差儀管控外墻磚色差的方法。

外墻磚色差產生的原因:
1.色料的影響
陶瓷色料的生產工藝流程一般是:原料處理——配料——混料——煅燒——研磨——洗滌——烘干——均化——包裝——出廠。為了制得質量上乘的色料,要求要有先進的配方和生產工藝,并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控制生產工藝。對同種色料不同的色料生產廠家,由于他們采用的生產配方一般不盡相同,對所用原料的質量要求和生產工藝控制也不盡一致。他們生產出的同種色料在呈色能力、效果及穩定性方面也就不完全一樣,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差別,如果我們在生產當中變換色料生產廠家,則前后兩批產品之間就很容易出現色差。
2.基礎釉組成的影響
不同品種的色料對其適用的基礎釉組成的要求一般都不相同。基礎釉中各化學成分的含量是否合理,會直接影響色料在釉中的呈色穩定性。例如,錳紅色料適用于長石無鋅釉,要求在高鋁釉中使用。如果基礎釉含有即使1%的ZnO,就會大大削弱錳紅色料在釉中的呈色,使色釉變得對溫度更敏感,使燒成難于控制。如果基礎釉中Al2O3含量低,則釉的高溫粘度小,在燒成時,色料在釉中容易溶解,使釉顏色變淺,并且燒成溫度發生很小的波動,釉的顏色就不一致,因此,我們必須對每種色料適用的基礎釉配方進行優化,并通過試驗選擇比較好的配方,使色料在釉中的呈色穩定,避免由此而產生色差缺陷。
3.色料加入量的影響
色料加入量的準確與否對色差的產生有很大影響。在一定的范圍內,色料加入量越多,則釉顏色越深;色料加入量越少,則釉顏色越淺。購進的色料在配料時必須重新稱量,不能完全相信色料廠家在包裝物上標定的重量,以排除色料生產廠家的錯誤帶來的色差缺陷。另外,色料的計量最好采用精度較高的小磅稱或架盤天平稱量,以免計量誤差太大,使色料加入量不準,產生色差缺陷。
4.色料研磨細度的影響
對不少的色料來說,都要磨細到一定的規定細度,以利于在釉中有較好的分散性。一般色料磨得越細,其著色力越強。磨細不僅改變了色料的細度,而且也增大了釉的乳濁性。乳濁性的變化也影響到釉的色調。因此,色料球磨細度的變化也會影響產品的雖色,從而導致產品色差缺陷的產生。
5.釉漿性能的影響
釉漿性能的好壞在生產中是一個非常敏感而又相當重要的問題。如釉漿的流動性太差、生產中根本就無法施釉;如顏色釉漿的懸浮性不好,釉漿容易沉淀,釉漿有分層現象,那么無疑釉漿就不穩定,就會導致不同時間使用的釉漿中的各化學成分的含量不一致,進而導致批量產品之間產生色差缺陷。
6.施釉量的影響
對同種規格產品,施釉量不同,則產品釉層厚度也不一樣。釉層厚,則顏色深,釉層薄,則顏色淺。如果在生產兩批同種色釉產品時,其施釉量不一樣,則兩批產品的顏色也就會不一樣,即使是生產同批產品,在施釉時如施和量發生了大的變化、則該批產品也就必然會有色差。
7.燒成制度的影響
燒成制度包括壓力、溫度和氣氛。壓力制度是為了保證溫度制度和氣氛制度的。在產品燒制過程中,不僅燒成溫度對產品色差有影響,而且壓力和氣氛對產品色差也有影響。當壓力發生大的波動,燒成氣氛發生異常變化時,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坯體、基礎釉料及色料的呈色,從而產生色差。另外,燒成周期的變化,也會導致產品產生色差缺陷。因為燒成時間的變化會影響色料在釉中的呈色,所以在釉料配方確定的情況下,燒成周期不能隨意調整。
色差儀管控外墻磚的色差:
一直以來,人們都是運用目視檢測方法來對外墻磚的色差進行評定,這種方法可以通過肉眼對外墻磚的顏色進行比較,但無法對顏色進行量化分析,而且容易收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評定結果存在誤差。為了準確、且定量的對外墻磚的色差進行評定,我們就可以使用色差儀。色差儀利用人眼睛對顏色判斷的三變數原理,模擬人眼判斷顏色的過程,可研究其色差值與感官品評值的相關性,去除人為因素對測定結果的影響,使得色澤的判定更加客觀。與人眼相比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重復性,為產品的研究開發和品質控制提供了有力可信的依據。
用于外墻磚色差評定的色差儀,其測量原理采用最廣泛使用于測量物體色調的國際照明委員會(CIE)的CIE1976L*a*b*色度系統,借助均勻色的立體表示方法將所有的顏色用L*,a*,b*三個軸的坐標來定義。L*為垂直軸也即中軸,代表明度上白下黑,其值從底部0(黑)到頂部100(白)。中間為亮度不同的灰色過度,有100個等級;a*、b*坐標組成的色度平面是一個圓,表示不同的色彩方向,a*代表紅綠軸上顏色的飽和度,其中-a*為綠,+a*為紅;b*代表藍黃軸上顏色的飽和度,其中-b*為藍,+b*為黃。a*,b*都是水平軸。L*,a*,b*不僅可以精確地表示各種色調,它也為兩種色調之間的差即色差表示帶來了方便,尤其是在研究或測定近似顏色的差別程度時(比如同一原材料不同批次的比較),勻色空間L*a*b*表色系上任意兩點間的距離?Ea*b*都可以表示兩個顏色之間的總色差ΔE=[(ΔL*)2+(Δa*)2+(Δb*)2 ]1/2。
基于此,對不同的原材料或成品,我們可以通過表色系統,確定其各自的定性定量的質量控制指標,制定合理的色澤偏差范圍,而對同一種原材料或同一種產品,我們也可以通過色差表色系統確定其偏差范圍,獲得定量化的數據以進行質量合格與否的客觀判斷。將其引入到外墻磚色度的測試研究中,該儀器不僅可以用來測試原材料的色度,更能對面制成品的顏色給予客觀的量化評價,通過綜合Lab*及ΔE才能全面反映外墻磚表面色度或內部組織所存在的偏差,這樣被測樣品之間的色度是偏黃,還是偏紅,還是偏綠、偏藍都將一目了然,從而更精確地比較不同樣品之間的色差,并有助于查找原因和制定合理的可接受偏差范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