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電和汽車等行業對冷軋薄板表面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高等級冷軋薄板表面要求光潔、美觀和無瑕疵。但冷軋薄板在生產的過程,由于熱軋、酸洗、冷軋、鍍鋅等眾多工藝的影響,成品板極易出現色差缺陷,影響產品的美觀程度和使用效果。為了檢測冷軋薄板表面的色差,就可以使用色差儀。本文介紹了色差儀在冷軋薄板表面色差檢測中的應用。

冷軋薄板表面色差指什么?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和生活需求水平的提高,家電和汽車等行業對冷軋薄板表面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高等級冷軋薄板表面要求光潔、美觀和無瑕疵。針對用戶需求,生產企業把產品表面質量指標視作評價材料總體指標的重要依據。由于冷軋薄板生產過程中涉及到煉鋼、熱軋、酸洗、冷軋、退火甚至是鍍鋅等眾多環節,產程長,影響因素多,因此成品板很容易出現浪邊、起皮、孔洞和斷帶等缺陷,色差缺陷也是影響薄板表面質量的重要缺陷之一。本文就某公司生產
色差是冷軋薄板和鍍鋅薄板表面比較常見的缺陷,表現為鋼板表面顏色呈現差異,包括亮白、略灰黑或淡黃甚至黃褐色,界限明顯,觸感起伏極其微小甚至完全無起伏,但使整板外觀的光整性和美觀性受到影響。
從色差形狀上基本可分為平行于軋制方向的條帶狀色差和無方向規律的塊狀色差。條帶狀色差又可分為短條色差和通長帶狀色差。其中,短條色差出現部位較為隨機,規律性不強,顏色差別極小;通長帶狀色差沿板面軋制方向延伸數十米,甚至百米,有時雙面出現,發生部位距邊部板寬1/4處居多,中心偶爾出現;塊狀色差主要隨機出現在鍍鋅成品板板面,形狀無規律,完全沒有觸感。
色差儀在冷軋薄板表面色差檢測中的應用:
冷軋工業中,冷軋薄板表面色差的測量非常重要,色差是冷軋企業產品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因為一旦造成產品的色差,不僅會影響到產品的質量和企業的聲譽,而且造成產品的浪費。但是對于色差的評定,如果僅憑人的視覺進行會受到主觀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因此,容易使生產廠家與客戶之間產生異議和爭端。而儀器的測量能夠客觀評定和量化顏色的深淺與色差的大小,因而是當今世界上比較流行的方法。目前,采用的色差測量儀就有色差儀。
色差儀作為顏色比對儀器,在測量樣品顏色時,采用的是國際上通用的CIELAB色空間,它是利用L*,a*,b*三個不同的坐標軸,指示顏色在幾何坐標圖中的位置及代號。它是基于一種顏色不能同時既是綠又是紅、既是藍又是黃這種理論而建立起來的。一種顏色用CIE L*,a*,b*表示時,L*軸表示明度,黑在底端,白在頂端;+a*表示紅色,-a*表示綠色;+b*表示黃色,-b*表示藍色。任何顏色的色彩變化可以用a*,b*數值來表示,任何顏色的層次變化可以用L*數值來表示,用L*,a*,b*三個數值就可以描述自然界中的任何色彩。若兩個彩色樣品都按L*,a*,b*標定顏色,則兩者之間的總色差ΔE*ab以及各單項色差可用下列公式計算:
總色差ΔE*ab=[(ΔL*)2+(Δa*)2+(Δb*)2]1/2
明度差ΔL*=L1*-L2*(明度差異)
色度差Δa*=al*-a2*(紅/綠差異)
Δb*=bl*-b2*(黃/藍差異)
ΔE*ab色差公式以一個數值代表總色差,ΔE*ab值越小代表色差越小,反之越大。
將色差儀引入到冷軋薄板行業,不僅可以用來對生產工藝進行監測、調整,還可以對成品表面的色差給予客觀的量化評價,通過綜合Lab*及ΔE才能全面反映出冷軋薄板表面偏色情況。這樣被測樣品之間的色度是偏黃,還是偏紅,還是偏綠、偏藍都將一目了然,從而更精確地比較不同樣品之間的色差,并有助于查找原因和制定合理的可接受偏差范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