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線又稱繞組線,是一種絕緣材料包覆的銅扁線,是用以制造電機線圈的絕緣電線,是整個電機的核心材料。評價電磁線的指標有很多,其中外觀質量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反映其使用性能。但其在生產的過程中,由于原材料等因素的影響,極易出現色差問題,影響其使用功效。為了對其色差進行客觀的評價,就可以使用色差儀。本文介紹了色差儀在電磁線色差檢測中的應用。

電磁線色差產生原因:
在電磁線的生產實踐中,由于原材料質量、儲存環境及生產工藝等方面的問題,會導致同一批次或不同批次的電磁線存在色差問題,這些色差現象有的基本無害,但有的則會嚴重影響電磁線質量。下文對電磁線色差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歸納總結:
1.繞包線銅導體發黑
首先由于電磁線所用銅材為無氧銅,有生成銅氧化物的熱力學傾向;經拉伸后形成的殘余應力和其表面金相結構上的缺陷及雜質均形成了電化學活性中心,在水蒸汽和氧氣的氣氛中,產生了小陽極大陰極的孔蝕,逐漸形成電磁線表面的疏松黑點;其次電磁線表面包覆材料一般具有吸水性、吸濕性和孔隙率,其吸收環境中的水汽后擴散和滲透至銅材表面并與之反應,形成氧化黑膜;最后電磁線制造過程中絕緣層搭接處存在一定的間隙,這些間隙中容留了較多的氧氣和水汽,成為最容易發黑的地方。
2.浸漆玻璃絲包線色差影響
浸漆玻璃絲包薄膜繞包銅扁線具有較高的電氣強度、良好的耐電暈性、加工工藝性及合適的成本優勢,被廣泛用于高壓電機線圈定子繞制,如果同一批次的絲包線呈現深淺不一的顏色,該類電磁線采用內層薄膜/薄膜補強云母帶繞包+外層浸漆玻璃絲包結構,內外層顏色的差異均可導致電磁線的色差。
3.薄膜燒結線色差影響
不同批次的薄膜燒結線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色差。燒結線的顏色取決于聚酰亞胺薄膜的顏色和燒結工藝,聚酰亞胺薄膜的顏色取決于薄膜的亞胺化程度和納米無機填料含量的多少以及分散程度,對于同類聚酰亞胺薄膜,其亞胺化程度越徹底,顏色越深,納米無機填料越多,顏色越淺。由于不同廠家聚酰亞胺薄膜生產配方和工藝存在差異,必將導致顏色存在一定的差異,這是不同批次電磁線色差的主要原因。
色差儀在電磁線色差檢測中的應用:
在實體制造行業中,感官檢驗作為一種合理的外觀的檢驗方式之一,應用比較的廣泛。但是,感官檢驗在某些方面依然有著無法彌補的缺陷:其一,感官檢驗是一種主觀性較大的檢驗方式,從產線檢驗人員角度來說,不同的檢驗人員對同一類產品特性會有不同的評價,評價的差異會造成產品特性不同的檢驗結果;第二,感官檢驗是一種非量化手段,依靠的檢驗工具為人體器官,相對其他器具不嚴謹且無法計量,因此檢驗的條件要相對苛刻,不同的環境會造成結果的較大差異;其三,感官檢驗不具備有效的可追溯性。基于以上情況,感官檢驗已經開始不適用于電磁線產品的檢驗,為了更加客觀、準確且量化描述電磁線的顏色,就可以使用色差儀。
色差儀是通過模擬人眼對紅、綠、藍光感應,根據Lab原理,測量出顏色容差△E以及△L、△a、△b值用以進行試樣和標樣對比的光學測量儀器,通常被應用在布料漂染、塑品制作等對色彩重視度較高的行業品質控制過程,保證工作上的測色需要。
色差儀以L、H、C、a、b五個輸出結果作為顏色標尺被感知并測量,但是H和C僅僅作為視覺容差和色彩鮮艷度的一種表達方式。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為L、a、b。
L代表明度,L的值越大代表越亮,即越靠近白色,反之則靠近黑色;
a代表色環的橫坐標,-a到+a代表顏色從綠色到洋紅;
b代表色環的縱坐標,-b到+b代表顏色從藍色到明黃;
其他影響因素還有H和C,H代表色調角,C代表飽和度。
△L、△a、△b通常被用來表示標樣點和試樣點的明度、橫向色彩度及縱向色彩度的差異,在色環系中代表了試樣點和標樣點的矢量距離。通過△L、△a、△b,根據公式可以得出總容差△E,代表試樣點和標樣點的色彩偏移程度,△E數值越大,說明色差越大。
用于只需根據色差儀測定的色差數值,就可以對電磁線的色差進行分析,進而調整生產工藝,將電磁線的色差范圍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