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質外墻磚作為一種高檔墻面裝飾材料,因其高光性、高硬度、吸水率低等優點,而被廣泛的應用于建筑物外墻的裝飾。不過其在生產的過程中,由于色料、釉料、燒制工藝等的影響,極易產生色差缺陷,影響產品的美觀。為了有效的控制瓷質外墻磚色差缺陷檢,就可以使用色差儀。本文介紹了色差儀在瓷質外墻磚色差缺陷檢測中的應用。

瓷質外墻磚色差缺陷產生原因:
1.施釉工藝的影響
釉的密度和施釉重量的變化都會造成色差的產生。在施釉過程中由于清洗施釉柜的輸送帶,會緩緩帶水到釉框中,使回釉密度降低,慢慢便會降低施釉的實際重量。解決辦法是嚴密監控釉漿密度和施釉重量。另外,調校釉量時要停止噴釉,調校好再噴,杜絕邊噴邊調現象,才能防止色差的產生。
2.施釉設備的影響
釉柜中的雜質、掉入釉中的碎磚屑、碎石子堵塞甩釉頭使噴釉時不穩定、不均勻,也會產生色差。解決辦法是拆下甩釉頭清除雜質,注意回釉過篩,及時清除塞篩雜質。
3.釉料燒制溫度的影響
釉燒溫度波動大,釉燒周期不固定也是同一批產品產生色差的主要原因。因有些釉料所用的色料對溫度較敏感,如錳紅等,溫度稍有變化就會影響發色。另外,燒成周期變化實際上相當于燒成溫度改變了,所以也容易產生色差。解決辦法是嚴格控制燒成溫度,固定釉燒時間,并由專人負責監督。
色差儀在瓷質外墻磚色差缺陷檢測中的應用:
評價瓷質外墻磚色差的傳統方法主要有目測法和比色法,采用目測法對瓷質外墻磚色差色差進行評價,這種方法在進行粗略比較時較為實用,但不能給出具體數值來佐證自己的判斷,而且易受到評價者主觀印象的影響。因而就需要一種快速、準確檢測低瓷質外墻磚色差的方法,精密色差儀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它對瓷質外墻磚色差生產和加工具有深遠意義。
色差儀在檢測瓷質外墻磚色差時,模擬的是人眼看色的過程。人眼有紅、綠、藍三個基本顏色的色覺,制造光電測色儀時采用能感覺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受光器,將各自所感光的光電流加以放大處理,得出各色的刺激量,從而獲得這一顏色信號。色差儀對樣板測量可得出x、y和Y,即色度坐標和亮度因數。通過色度圖可以知道所測色在色度圖所處的位置。為了使顏色空間更符合視覺觀察的顏色差異,通過一系列轉換將x、y、Y變成a*、b*、L*值,其中a*值的大小代表紅綠相(正值為紅),b*值代表黃藍相(正值為黃),L*值代表亮度,即黑白相(0為黑,100為白)。這樣每個顏色都表現出一組相應的a*、b*L*值,兩個不同的顏色表現出不同的a*、b*、L*值,這樣就可得到Δa、Δb、ΔL,通過色度之間的差距和明度上的差距可以計算出兩者之間的總色差,以ΔE表。根據檢測數據設定一定的容差范圍,在進行品質控制時,測量的樣品與標準顏色之間色差值在容差范圍內即為合格品,超出則為不合格產品。通過使用L*a*b*色空間,使生產控制實現數據化。
色差儀以人眼看色的方式測量顏色,它通過測量物體反射的光來評估顏色,比人眼測色更加的客觀、準確。同時,色差儀通過參照色度學標準,在規定幾何條件下進行測色,可以準確的描述細微的顏色差異,以數字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些顏色數字的描述,允許瓷質外墻磚生產商為可接受的色澤標準標準建立精確的容差范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