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彩涂料就是以合成樹脂乳液為基料,與顏料、填料及助劑配制而成,施涂一定厚度后,具有覆蓋基材伸縮產生細部裂紋的有巖彩的功能性涂料。它具有石材仿真度高,顏色動感強烈,耐候性強,質感豐富的優點。不過,其在施工的過程中,容易產生色差,降低美觀,使裝飾效果大打折扣。本文介紹了高精度便攜式色差儀在外墻巖彩漆色差檢測中的應用。

外墻巖彩漆色差產生原因:
外墻巖彩漆色差是指涂料經過涂布,干燥后形成涂膜。其顏色取決于涂膜本身的性質、基層、光源和觀察者。因為色差是一種視覺,所謂視覺就是不同波長的光刺激人的眼睛之后,在大腦中所引起的反映。其產生色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原材的影響
即使同一品牌,同一品種,但不同批次涂料往往會產生色差。涂料稀釋比例不統一,也會產生色差。
2.噴涂機器的影響
設備機具氣壓調節不統一會造成噴涂厚度不一致,噴嘴型號不一致容易造成巖片密度大小不一致,進而產生色差。
3.噴涂手法的影響
噴涂方法和噴涂距離不同會造成涂料噴射在墻面上的厚度不同,不同的成膜厚度會對顏色的深淺有一定的影響。另外噴漆的接茬十分明顯,不論是隔天噴涂還是后期補噴都會造成觀感的明顯差異。
4.人為因素影響
噴涂工人熟練度不足,噴涂不均勻,底漆漏涂會造成表面顏色深淺不一,進而產生色差。
5.噴涂環境的影響
建筑外墻涂料施工的事宜溫度為5℃~35℃,空氣濕度不宜太大,降雨前后不宜施工。夏季太陽直射時表面溫度過高造成涂料揮發過快,影響成膜質量。大風條件不宜施工,大風會加速水分和溶劑的蒸發,使成膜不良。基層的不平整,會造成面層的不平整,在陽光照射下會出現凹凸不平的反射,影響觀感質量,進而就會有色差。
高精度便攜式色差儀檢測外墻巖彩漆的色差:
傳統外墻巖彩漆的色差檢測,主要采用的是目視法,在規定的光源下與標準色板進行比對。在信息化社會的今天,這種測量方式略顯落后。隨著測量儀器的不斷開發和運用,顏色的測量也變得越來越簡單,已由傳統的人工比色發展到現在的數字化測量,其中使用色差計測量是比較流行和簡便的方法。科學領域不推薦人們用主觀表示法來表達顏色,如怎樣描述蘋果的顏色,有人說是紅色,有人說是鮮紅色,有人說是火紅色,所有說法都可能對。那么如何表達這種差別,如同尺子測量長度、磅秤測量質量一樣,色差計就是按照國際標準用數字來表達顏色的儀器,數字表示的方法能讓每一個人都能準確理解所表達的顏色。
色差儀的工作原理簡單地說就是模擬人眼的視覺系統,利用儀器內部的模擬積分光學系統,把光譜光度數據的三刺激值進行積分而得到顏色的數學表達式,從而計算出Lab值以及對比色的色差。在儀器使用的標準光源與日常觀察樣品所使用的光源光譜功率分布一致(比如晝光),其光電相應接收條件與標準觀察者的色覺特性一致的條件下,用儀器方法測定顏色,不但能夠精確定量的測定顏色和色差,而且比目測法更為科學客觀,且不隨時間、地點、人員變化而發生變化。用于外墻巖彩漆色差檢測的色差儀,以目前業界最常用的是CIELab色空間為依托,規定以L值表示顏色的明度、a值表示顏色的綠紅值、b值表示顏色的藍黃值。通過這一方式,每一個特定的顏色都能夠用CIELab三維坐標中一個特定的點來表示。當比較兩個顏色時,其差異就能夠通過這兩個顏色在三維空間的距離△E*來表示。這一方法操作簡便、直觀、準確,能夠對外墻巖彩漆顏色進行定量判斷、結果精準可靠。
精密色差儀可以直接用數字很直觀地表示出外墻巖彩漆的顏色差異,且讀取速度快,能夠準確地測定評價出外墻巖彩漆的顏色差異程度,還可以用紅綠和黃藍幾種顏色進行綜合評價。采用色差儀法對外墻巖彩漆的顏色進行量化和判別,以克服經驗鑒別方法存在的主觀性強等缺點,將經驗鑒別轉化為更客觀穩定的數字化鑒別方法,為保證外墻巖彩漆的顏色質量穩定均一提供參考依據。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