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箔是電子工業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的基礎材料,是覆銅箔層壓板和印制電路板中唯一的導電材料。銅箔外觀質量作為銅箔的最基本性能,必須滿足客戶的要求。在銅箔生產過程中,銅箔色差作為銅箔外觀質量最常見的缺陷,嚴重影響銅箔產品的外觀質量和經濟效益。本文介紹了色差儀在電解銅箔亮面色差缺陷檢測中的應用。

電解銅箔色差缺陷產生原因:
銅箔色差是指銅箔表面顏色色澤不均引起的外觀觖陷。電解法生產的銅箔有兩個不同的表面,從鈦輥上剝離的那一面較光滑,稱為亮面,在溶液中形成的那一面比較粗糙,稱為毛面。根據色差在銅箔表面的位置,銅箔色差可分為亮面色差和毛面色差。下面主要對亮面色差產生原因進行分析:
1.生箔工序產生的色差
鈦輥表面存在氧化線或其它異常缺陷,由于氧化處的晶粒尺寸與正常的基體金屬不同級,鈦輥上電流分布不均勻,氧化處電流小,而在基體金屬處電流大,因此導致在相同時間內在氧化處和在基體上的沉積的銅箔的厚度也不均勻,厚度差最終引起銅箱亮面色差。
2.銅箔表面處理工序產生的色差
(1)粗化或固化槽的導電輥處的亮面噴淋液過小或噴淋孔有堵塞,使噴淋溶液無法均勻覆蓋銅箔亮面,銅箔經過亮面防氧化處理槽后,未噴淋到溶液的銅箔表面與噴淋液覆蓋過的銅箔表面存在顏色差異。
(2)亮面防氧化處理槽液下輥、壓制輥等輥軸臟,當銅箔經過輥軸時,與輥軸摩擦后,輥軸上的臟物質粘附在銅箔亮面上,影響表面電鍍產生色差。導電輥上的壓制輥壓力過小或導電輥與壓制輥不平行,未能將銅箔表面的清洗水擠干,影響銅箔亮面防氧化層的處理,在銅箔亮面產生大量的藍線形成色差。
(3)亮面防氧化處理(NT 槽)溶液指標不合格,溶液的鋅鉻濃度控制不良,電鍍時易造成色差。鍍鋅鈍化膜的顏色取決于膜厚、膜的均勻性和膜的組成,當鈍化膜中六價鉻和三價鉻化合物之比較小時,膜層則偏藍(,此表現為條狀的藍色線條。
(4)亮面處理槽中的陽極失效,鈦涂氧化銥陽極因使用時間過長,氧化銥從鈦層表面脫落,因氧化銥在陽極板上分布不同,電鍍時造成電流分布不均產生色差。

色差儀在電解銅箔亮面色差缺陷檢測中的應用:
色差儀是利用具有特定光譜靈敏度的光電積分元件,運用國際通用的CIELAB色度空間,直接測量物體表面色度學指標的儀器,對只需要控制物體顏色而不需配色的行業來說,具有測量速度快、精度高的優點。本文以三恩時TS7036分光色差儀為例,為大家介紹色差儀在電解銅箔亮面色差缺陷檢測檢測中的應用。
TS7036分光色差儀通過檢測物體表面對400~700nm每10nm一個間隔的多個波長的光的反射率,獲得色度值數據,數據包括反射率、整體色差E、明暗度(黑白)L、紅綠色a和黃藍色b。在使用TS7036分光色差儀測量茄子顏色時,只需將黑白校正后的儀器的測量口徑緊貼茄子的表面,儀器顯示屏就可以顯示相應的色度數據。
這些數據包括整體的色差ΔE之外,還有三個數據,分別為L、a、b,代表物體顏色的色度值,也就是該顏色的色空間坐標,任何顏色都有唯一的坐標值。其中,L代表明暗度(黑白),a代表紅綠色,b代表黃藍色,△L+值表示偏亮,△L-值表示偏暗,△a+值表示偏紅,△a-值表示偏綠,△b+值表示偏黃,△b-值表示偏藍。這些差異值通過眼睛則較難進行分辨,ΔE也無法表現出這種差異。由此可見,色差儀檢測數據更加全面精確。
用戶只需通過色差儀測量的顏色數值,就可以對電解銅箔亮面的顏色情況進行準確的判斷。色差儀在電解銅箔亮面色差缺陷檢測控制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對銅箔顏色進行調整
銅箔生產企業往往根據市場需求生產不同顏色系列的產品,或同一顏色系列不同色調的產品,在顏色轉換的過程中,由于眾多因素的影響,實際換色過程中銅箔的顏色走向有可能與預期的過程稍有差別。利用色彩檢測技術參與調色的最大好處是能根據測色儀提供的數據,參考色品圖來修正著色劑配方,能更快、更準確地完成顏色轉換的任務,減少花板時間,加快顏色的轉換。
2.對銅箔顏色品質進行管控
在電解銅箔生產過程中,由于諸多因素的變化,會導致不同批次的產品可能出現顏色偏差。為確保產品的顏色與標準樣品的色差控制在允許的誤差范圍之內,在生產中經常用顏色檢測技術測量著色銅箔的顏色偏差,來調整銅箔生產工藝,以達到銅箔產品顏色的一致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