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差儀作為測色儀器,主要用于比較兩個色樣之間的顏色差異,并給出顏色差異值,對顏色進行量化,便于色彩數據的傳遞與顏色的關系,而正確操作色差儀是保證測量結果準確性的前提。本文對色差儀操作規(guī)范做了介紹。

色差儀工作原理:
色差儀是一種用于測量物體顏色差異的儀器。它通過測量物體反射或者透射的光線的波長和強度來確定物體的顏色差異。色差儀的工作原理可以分為三個主要步驟:光源發(fā)射、樣品測量和數據處理。
1.光源發(fā)射
色差儀通常使用白光源,如D65光源,來摹擬自然光。這種光源具有均勻的光譜分布,可以提供準確的顏色信息。光源發(fā)射后,經過一系列的光學元件,如濾光片和透鏡,將光線聚焦到樣品上。
2.樣品測量
樣品測量是色差儀的核心部份。當光線照射到樣品上時,一部份光線被樣品反射或者透射出來。色差儀使用光電二極管或者光電二極管陣列來接收反射或者透射的光線,并將其轉換為電信號。
在測量之前,色差儀需要進行校準。校準是通過測量標準參考樣品來調整儀器的參數,以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
在實際測量中,色差儀通常會測量樣品的三個參數:L*、a*和b*。L*表示樣品的明度,取值范圍從0(黑色)到100(白色)。a*表示樣品的紅綠色差,取值范圍從-100(綠色)到+100(紅色)。b*表示樣品的黃藍色差,取值范圍從-100(藍色)到+100(黃色)。
3.數據處理
測量完成后,色差儀會將接收到的電信號轉換為顏色參數。這些參數可以用于比較不同樣品之間的顏色差異,或者與標準參考樣品進行比較,以確定樣品的顏色是否符合要求。
色差儀通常配備了一個顯示屏,用于顯示測量結果。此外,它還可以通過USB或者無線連接將數據傳輸到計算機或者挪移設備上進行進一步分析和存儲。
色差儀操作步驟:
正確的操作步驟是保證色差儀測量結果準確的關鍵。以下是一般的操作步驟:
1.準備工作
確保色差儀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檢查光源是否正常,檢查樣品臺是否干凈,檢查儀器是否校準。
2.樣品測量
將待測樣品放置在樣品臺上,確保樣品表面干凈、均勻。按下測量按鈕,色差儀將自動測量樣品的顏色。
3.數據分析
測量完成后,色差儀會顯示測量結果,包括顏色數值和顏色差異數值(如△E值)。根據需求,可以將數據保存到計算機或打印出來。
4.結果解讀
根據測量結果,判斷樣品的顏色差異是否符合要求。通常,△E值越小,表示樣品顏色越接近。
色差儀使用注意事項:
為了確保色差儀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操作人員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校準
定期進行色差儀的校準,以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校準頻率根據使用情況而定,一般建議每隔一段時間或在重要測量前進行校準。
2.樣品準備
在測量前,確保樣品表面干凈、均勻,避免灰塵、污漬等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3.光照條件
在進行顏色測量時,應盡量保持一致的光照條件,避免外界光線對測量結果的干擾。
4.測量角度
色差儀通常有不同的測量角度可選,根據樣品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測量角度,以獲得準確的測量結果。
5.數據處理
在進行數據分析時,應注意選擇合適的顏色空間和色差公式,以符合實際需求。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