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藍牛仔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的布料,因其耐用、經摩等優點,而深受人們的喜愛。不過靛藍牛仔布在生產制作過程中,常會出現色差瑕疵,影響產品的美觀與銷售。為了管控其顏色品品質,就可以使用色差儀對其顏色進行檢測。本文介紹了色差儀在靛藍牛仔布色差檢測中的應用。

靛藍牛仔布色差產生原因:
靜藍牛仔織物色差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是色澤深淺不同,其二是色光變化。主要表現形式有缸與缸之間,匹與匹之間,同匹的前后、左右之間等呈現不同的深淺、明暗、色相等差別。色差是牛仔布染色中的常見疵病和多發性疵病,它比較嚴重地影響著牛仔布威品質量,影響后道工序服裝的制作及服裝質量。其色差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染色工藝造成的色差
靛藍屬于還原染料,它比較嬌嫩,染液組分、染色溫度、浸染氧化時間、帶液量等工藝條件稍有變化,都會使色紗顏色、色光發生較大變化,進而產生色差。
2.漿紗工藝造成的色差
漿紗的目的是增強、減磨、保伸,提高經紗的可織造性能,它本來是為織造服務的。然而色紗上漿好比給紗線上了一層薄膜,不同漿料的漿膜透明度不同,不同上漿率以及不同的漫透、被覆率亦使色紗的透明度不同。另外,漿紗烘燥時間也造成色澤變化。
3.織造工藝造成的色差
經典牛仔布采用靛藍染色經紗與本白緯紗交織而成,織物色澤實際上是這兩種顏色的混色。在織物中不同的紗線彎曲狀況(即不同的織物結構相)將影響混色效果。影響織物結構相(即織物中經緯紗屈曲波高比值)的因素主要有:上機張力、緯密、緯紗批號及織機型號等,這些工藝都會影響織物的色澤,導致靛藍牛仔布產生不同程度的色差現象。
色差儀在靛藍牛仔布色差檢測中的應用:
目前,對于靛藍牛仔布色差的檢測,是按照相應的標準采用目視方法進行,結果的評價很難用精確的數據來表達,只能以“正常”和“不正常”來表述。該方法簡單方便,但是色澤屬于感官檢驗,即通過視覺感覺器官所引起反應,用于測量、分析產品的一種方法,具有離散度較大的缺點,原因在于對這些感官特性的評價很難用精確的數據來表達,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同時因個體差異可能對相同的事物引起的敏感程度不同,常常致使評價結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差異性,很難獲得比較一致的結果,從而具有較大的離散度。因此,為了克服人眼觀色的局限性,就可以引入色差儀。
色差儀作為一種“標準眼”,它根據國際照明委員會(CIE)推薦的測色原理,采用標準的照明條件和觀察條件,排除了人為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干擾,能做到“鐵眼無私”,從而客觀、準確地測量顏色的色度,以及相近顏色之間微小的差別。采用色差儀進行測量,通過計算機將被測位置的顏色數值化,表示成L*、a*、b*、△L、△a、△b值,其中L*、a*、b*值為絕對值,在三維立體圖中可以精確表示一個顏色的點,△L、△a、△b值為相對值,與標準版比色后可表示光亮度、色度差異的相對量和方向。L*值表示明亮度,值越大表示越亮白;a*值表示紅綠色,為正值時表示偏紅色,為負值時表示偏綠色色;b*值表示黃藍色,為正值時表示偏黃色,為負值時表示偏藍色。每組樣品重復測定3次,取平均值。通過色差儀測量的色差數值,就可以對靛藍牛仔布的色差進行評定,進而設定容差范圍,管控靛藍牛仔布的顏色品質。
將色差儀引入到靛藍牛仔布色差測量中,不僅可以用來對生產工藝進行監測、調整,還可以對成品顏色給予客觀的量化評價,通過綜合L*a*b*及ΔE可以全面反映出靛藍牛仔布的偏色情況。這樣被測樣品之間的色度是偏黃,還是偏紅,還是偏綠、偏藍都將一目了然,從而更精確地比較不同樣品之間的色差,并有助于查找原因和制定合理的可接受偏差范圍,進而保證產品間顏色的一致性,提升產品的外觀顏色質量品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