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膠是一種使用較為廣泛的動物類黏結材料,具有黏結性好、強度高、干燥快、使用方便等優點,特別適合黏結和糊制精裝書封殼,可得到良好的效果。但是骨膠在生產的過程中,多種因素會影響其色澤,導致顏色不一致的情況。本文對骨膠色澤影響因素及色澤的測定方法做了介紹。

骨膠色澤的影響因素:
從生產實踐來看,影響骨膠色澤的因素有很多,但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骨料的新鮮程度。鮮骨生產出的骨膠色澤好。陳骨、枯骨生產出的骨膠色澤差,這是因為陳骨、枯骨由于受到菌類污染、腐敗變質、顏色變化的結果。
2.骨料的雜質沒有除去,造成顏色污染。
3.骨料脫脂處理不好,殘油率高,油脂殘留在骨料中,造成色澤變深,如鮮骨則易成乳黃色,陳骨易成黃棕色、棕褐色。
4.擦骨或低溫脫脂骨水洗不好,泥土等留在其中,造成泥土污染。
5.熏骨處理不好,熏骨時間不足;硫磺不夠,空氣壓縮機壓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硫濃度太低;加水量太多,亞硫酸的水溶液濃度太小;熏骨終點pH值控制掌握不好;骨料大小配比不當,亞硫酸的作用不充分等。
6.熏骨后水洗質量不高,雜質未清洗掉。
7.蒸鍋排污不正常,水洗不好的缺陷沒有得到有效的彌補。
8.過濾沒有起到截留雜質(主要是油脂和泥土)的作用,雜質混入膠液中。
9.膠液濃縮時間過長,濃膠液比重過大,起漂白作用的亞硫酸已經還原耗盡,而皮膠液顏色又復受空氣氧作用而加深。
10.生產水質不潔凈,造成水污染。
11.干燥過程中的動態岸擦過大,光澤度降低。
以上因素都會對骨膠的色澤產生影響,也就是說每個工序稍有把關不嚴,都可能對下道工序的生產帶來危害,影響骨膠的色澤。
色差儀測定骨膠的色澤:
色澤,是骨膠產品一項重要的外觀質量指標,在用戶的心目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作為骨膠產品,即使內在質量完全沒有問題,檢測完全合格,甚至大大地高于標準的規定,但如果外觀質量不好,色澤很差,用戶也難以接受,因為色澤差,用戶甚至還可能懷疑產品的內在質量與企業的技術水平。沒有好的外觀質量的產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很難在市場上立足,更不要說開拓市場、占領市場了。所以抓好骨膠產品的色澤,改善骨膠產品的外觀質量,在目前骨膠產品滯銷的情況下顯得十分重要和迫切。為了準確的測定骨膠的色澤,就可以借助于專業的顏色測量儀器色差儀。
色差儀作為光電儀器,其測量原理采用最廣泛使用于測量物體色調的國際照明委員會(CIE)的CIE1976L*a*b*色度系統,借助均勻色的立體表示方法將所有的顏色用L*,a*,b*三個軸的坐標來定義。L*為垂直軸也即中軸,代表明度上白下黑,其值從底部0(黑)到頂部100(白)。中間為亮度不同的灰色過度,有100個等級;a*、b*坐標組成的色度平面是一個圓,表示不同的色彩方向,a*代表紅綠軸上顏色的飽和度,其中-a*為綠,+a*為紅;b*代表藍黃軸上顏色的飽和度,其中-b*為藍,+b*為黃。a*,b*都是水平軸。L*,a*,b*不僅可以精確地表示各種色調,它也為兩種色調之間的差即色差表示帶來了方便,尤其是在研究或測定近似顏色的差別程度時(比如同一原材料不同批次的比較),勻色空間L*a*b*表色系上任意兩點間的距離都可以表示兩個顏色之間的總色差。
在使用色差儀測量骨膠顏色時,儀器的屏幕上會顯示出對應的Lab數值,根據測出的L、a、b數值就可以計算出被測物體的偏色情況,ΔL*=L*樣品-L*標準,為明度差異;△L*為正值,樣品顏色偏淺色方向;為負值,樣品偏深色方向。△a*=a*樣品-a*標準,為紅/綠差異;△a*為正值,樣品顏色偏紅;△a*為負值,樣品偏綠。△b*= b*樣品-b*標準,為黃/藍差異;Δb*為正值,樣品顏色偏黃;△b*為負值,樣品偏藍。其中△L*,△a*,△b*,為參考樣品和被測樣品之間明度L*和色度指數a*,b*的差值。色差值用ΔE* 來表示,為綜合總色差,具體計算方法和亮度差△L、紅綠差△a、黃藍差△b都有關系。用ΔE來評價色差時,△E越小表示樣品與標準顏色越接近,反之則表示兩種顏色相差越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